本文摘要:在现代拍电影的古装影视剧中,只要是有个一官半职者,上至宰相公卿,下至胥吏衙役,不准呼为大人,一般来说还包括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还可以进化为第一人称本大人,或许大人与官员为同义语。
在现代拍电影的古装影视剧中,只要是有个一官半职者,上至宰相公卿,下至胥吏衙役,不准呼为大人,一般来说还包括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还可以进化为第一人称本大人,或许大人与官员为同义语。但以大人称之为官员,在正儿八经的经书史书中并不多见。那么,把官员叫作大人的称谓就是指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被称作大人?大人在唐宋以前的称谓(一)指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大人一词之载于经书者不少,例如《周易》:大人与天地合其德,陆德明释文谓之王肃云:圣人世在位之目,《孟子》:大人者,朴实其赤子之心,《庄子》:大人者,圣人足以当之之类。这里的大人均是指德位兼言,即道德高尚、有声望、有地位的人。
又有《论语》:畏大人,《孟子》:说道大人则藐之。这是以势分而言,即指势力、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但司马相如之《大人诗》,则专以称之为天子,按此用法,公卿大臣之类无法称之为大人。
(二)指父母叔伯兄等长辈唐宋以前的大人,在史书中多用作指父母叔伯等长辈,如《孔子家语》:曾子曰:参触怒大人,又《史记》范蠡之子曰:家有长子,今弟有罪,而大人不遣,是吾不肖也。都是指父亲。
(三)指宫内侍从(宦官)回应,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指出,东汉魏晋以降的大人之称之为,盖本宫闱侍从之人,身无官位,而势居显赫,故以大人称之为之。正是因为太监没官位,所以才称作大人,所取其称谓父母叔伯等长辈的敬称之义。
这可以却是较为类似的用法,但似乎不是对官员的标准化称呼。(四)指少数民族首领、贵族《汉书陈汤传》载有,甘延寿、陈汤分兵至康居,回到匈奴匈奴城下,匈奴问:汉兵反问?甘延寿、陈汤问:我为匈奴远来,而至今无名王大人闻将军不受事者,何匈奴剌大计,俱客主之礼也!这里的名王大人都是指匈奴的大小首领。
《汉书匈奴传》载有,匈奴呼韩邪匈奴想归附汉朝,左伊秩訾回应反对,但诸大人相难乱。这里的大人所指的是匈奴各部落的首领、贵族。(五)在类似情况下用作称谓地位极高的官员唐朝时也有一些以大人称之为官员的用例,但都较为类似。
如《旧唐书段秀实传》:田少荣称之为秀实乃仁信大人。《低骈传》女巫王奉仙曰毕师铎曰:扬州灾,当有大人杀。(这里的大人指高骈)。但这是很少闻的例子,而且这里所指的段秀实、低骈都是官位、声望极高的权贵之人,所以称之为二人为大人,具有一些认同长辈的意思,是对极类似的人的极类似的用法,不是对所有的官员都能标准化的。
大人在唐宋以后的称谓(一)唐宋时期对官员的称谓唐宋及以前不必大人称谓官员,那么那时候的人闻了当官的人应当怎么称谓呢?这个要区分有所不同的情况。官员之间互相称谓,较为亲近的平辈或晚辈可称之为对方的字,对先朝则称之为公、丈,大多数情况下是必要称之为其官位。例如《三国志》中,曹操还是兖州牧时,沮授称作曹兖州,当了司徒和丞相之后,则称谓为曹公。
又如侍御史,一般都称之为某洗马,此类用例在新旧《唐书》《全唐文》《全唐诗》中十分多闻。较为出名的是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闻相赠》:破额山前碧水流,骚人遥派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意欲采行苹花不权利。
柳宗元将其友人、侍御史曹某称作曹侍御。又据《旧唐文》《资治通鉴》《全唐文》载有,淄青节度使李师道为检校司空,刘悟称作李司空,新罗人崔致远称之为辞官刑部尚书白居易为白尚书之类,都是以官位有别。
基本上没用大人称之为官吏者。有时不会以古官名有别。如唐宋皆无丞相一职,但接掌最低行政权的尚书仆射、中书门下侍郎等,时人亦多称作丞相、相公,宋代知州相等于汉代的太守,有时也不会以太守称之为知州,等等。此外一些官职还有别名。
例如尚书令称之为尚父,中书令称令公,节度使称之为大帅,刺史称之为皋,县令称之为明府,县尉称之为少府等等。王勃《送来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称之为其将要离任西川某县县尉的友人杜某为杜少府。宋代的《梁溪漫志》及庄绰《鸡肋篇》也都提及,世上只有儿子称之为父亲为大人,若胡乱以大人称谓他人,不会被众人骇笑。可见直到宋朝时,社会上仍是以大人称之为父母等长辈,而会用来称谓官员。
否则就等于是当面叫别人爸爸了,不该旁边的人要搞笑。(二)从元朝开始经常出现用大人称谓官员的称谓宋以后才开始渐渐经常出现称之为官员为大人的用例。如元人高则诚《琵琶记》,蔡状元呼黄门为大人,则元时达官贵人有数大人之称之为。
王世贞《觚不觚记》载有,三司闻总督称之为老先生,闻巡按称之为先生大人。《西游记》中,唐僧一行途经诸国城门,均称之为门使为大人。可见至明朝时,以大人为官员之称之为已渐渐经常出现。
清朝之后的用例就更加多了,举不胜举,从额。大人的用法,初始含义是指父母长辈,汉代以来进化为对侍从(宦官)也称之为大人(因太监没后嗣,官员往往尊专权的宦官为父,报以亲近),后来更进一步不断扩大,变为京朝官均故称大人,原因有可能是唐末宦官专权,经常担任朝廷显赫官职,后渐渐变为某些与当权宦官地位非常的极权贵之人也称之为大人。京官称之为大人,因而京官使臣镇抚地方者,亦以大人称之为之。
如总督、巡按等,常带都御史、尚书、侍郎授,故称先生大人。因而欲为贵官之隆称。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元朝时延用汉代以来称谓少数民族首领酋长的大人这一称谓,开始经常出现用大人称谓官员。明清以后之后延用,称之为官员为大人的称谓才慢慢广泛。
又据《明稗类钞称呼类大人》载有:大人之称之为,始自雍正初,然唯州县有之。嘉、道以降,京官四品以上,外官司道以上,莫不称之为大人。翰林开坊,六品亦大人。
这就必要说明了大人之称之为始自清雍正时,但是特指总督、巡抚等贵官。嘉庆、道光后不断扩大至京官四品以上以及地方官的布政使、按察使、道员,翰林调任詹事府职务六品以上的也可以称之为大人,但此时指对象依然是有限定版范围的,而且范围并不大。
以上材料的众说纷纭并不完全一致,但还是可以概括出有几点结论:第一点,以大人称之为官员是元明清时期的用法,在唐宋及以前,大人主要用作称谓父母叔伯等长辈,一般是会将官员称作大人的。第二点,按赵翼的众说纷纭,明清时期称之为官员为大人,已更为广泛,但在《清史稿》中,仍难闻此种用法,《清史稿》中大人这一称呼用得很少,用的亦多是称之为父母,如《侯方域传》,侯方域对其父亲侯恂说道:大人不受诏讨贼云云,是称之为其父。所以,我估算,称之为官员为大人,不应是日常口语,而较较少用作月、书面场合。
第三点,大人是元明清时期对位高者贵官的称谓,不是对所有官员的称谓。现在的影视剧中对县令等基层干部也念称作大人,可以认同这是不合乎历史事实的。
本文来源:B体育-www.57305.cn